形态描述
雄性:8~9 mm。体黑色,足大部分红褐色或黄色;前、中、后足均特化。头宽于长(6:5);触角长达后胸;第1鞭节稍短于第2节,第2鞭节几与第3节等长;以下各节长为宽的1倍多,末节长于前一节;上颚2齿;颊为复眼宽的2/3;颅顶边缘脊状;颜面、颅顶及颊刻点粗大;胸部及腹部第1背板刻点似头部;足特化,前足腿节粗大,胫节正常,跗节均扁平且宽大,向两侧延伸呈片状,第2~3跗节内表面具椭圆形褐色斑;中足腿节粗大,胫节粗大呈三角形,中央具纵脊;跗节不如前足宽;后足腿节及胫节均粗大,基跗节向两侧延伸呈片状突,第2~4节向两侧延伸呈扁平的条状,第5跗节长,为第1~4节之和的4倍,顶端钩状。腹部第2~4节背板横沟深,沟前部刻点较第1背板稀少,沟后光滑,具分散的大刻点;第5~6背板刻点粗,第6背板亚端缘中部呈半圆形光滑的脊状,脊下中央具凹沟,端缘圆。腹部第1腹板具1大角突,端部中央稍凹;第7背板,第4~8腹板及生殖节见图173。体黑色,触角黑褐色;前足腿节端半部及胫节黄褐色,跗节黄色(有的个体蟹黄色),第2~3跗节内表面具椭圆形的褐色斑;中足胫节黄褐色,脊黑褐色;跗节浅黄色;后足腿节及胫节内侧黄褐色;第2~3跗节黄褐色,第4~5跗节黑褐色。体毛白色;颜面、颊端部沟密被白毛;中足跗节两侧被白长毛,外侧者长于内侧;后足跗节内侧密被白长毛,外侧毛长于内侧毛。
雌性:未明。
观察标本:云南,西双版纳,勐仑,1994.Ⅳ.22,4♂,徐环李采;大勐龙,650 m,1958.Ⅴ.4,1♂,陈之梓采。
雌性:未明。
观察标本:云南,西双版纳,勐仑,1994.Ⅳ.22,4♂,徐环李采;大勐龙,650 m,1958.Ⅴ.4,1♂,陈之梓采。